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去理发店应做到以下十二点:1、理发店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业前首先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顾客理(剪)发后落在座椅、地面的头发应一客一清扫,统一收集到塑料袋内,并扎进袋口。3、在洗手处要为顾客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有洗手间的应保持清洁和干爽。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4、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应一客一用(换)一消毒。5、建立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制度,进行体温的一个监测登记,一旦员工发现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来及时就医,同时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要求员工下班后不要参加私人聚会或聚餐等集体活动。6、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时,…
进入单位全程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后尽量走楼梯,如乘电梯,尽量不用手触摸按键,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安全距离。 工作中开始办公前、接触公共物品、传阅纸质文件后,要洗手。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半小时,并注意人员保暖。单人办公,可以不戴口罩;多人办公,两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若通风良好且无潜在感染者,可不戴口罩。若有人来访,双方应戴口罩。尽量使用无纸化办公。注意环境清洁,重视手机、鼠标、键盘、电话、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物品的消毒。 接待来访双方戴好口罩。不握手、不拥抱,建议拱手礼。与来访者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选择电话、网络沟通。来访者离开后,进行预防性消毒。 参加会议非必须、不召开,尽量召开网络会议。若必须开会,应限时限人数。戴口罩,自带水杯。会后话筒、桌面等公共物品要进行预防性消毒。 就餐戴口罩去食堂。…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皮肤黏膜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长期使用消毒剂对健康有影响,对物品有损毁,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科学、适度消毒。1.没有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新型冠状病毒在外环境空气、各类表面存在的几率很低,当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时,或者因人群密集性活动风险增加时,才需要进行消毒。2.不需要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3.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室外场所及物品,如地面、绿植、墙面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不需要消毒。4.居民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下水管道不必经常消毒。5.在加湿器中加入含氯消毒剂,加湿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方式,会对室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日常情况下的外套,回家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没有必要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了,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来浸泡消毒,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时,有几类消毒剂是常用的,一是酚类消毒剂,二是季铵盐类消毒剂,三是以84消毒液为代表的含氯消毒剂,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进行操作。这三种消毒剂也各有缺点,使用时要注意。酚类消毒剂有时候会让化纤材料着色,可能让它变色。84消毒剂…
复工之后,售货员、地铁的工作者、媒体人员等特殊人群,可能面对的风险要比普通群众更高一点,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广大环卫工人、公交车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地铁、机场,包括海关的安检检疫人员、售货员、餐厅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还有媒体记者和快递人员等等,这些都是日常接触人员比较多,感染风险要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要准备好口罩这些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并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在岗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弄脏之后会导致防护性能下降,要及时更换。同时要注意手卫生,平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或者防护面罩这些防护用品。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细心的朋友发现权威疾控机构的专家不断强调,不扎堆,必须见面要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安全接触距离至少是1米呢?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结核病)都会经过空气进行传播。空气传播主要分为三种形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由于尘埃传播主要涉及肺结核、炭疽等会形成芽孢(一种细菌的休眠体)的病原体,在新冠肺炎的传播中不会涉及,因此我们重点来了解飞沫传播和飞沫核传播。飞沫传播是指患者通过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出,被易感者吸入,从而引起感染的情况。这些飞沫的一般直径多在100~200μm,由于重力的作用很容易落到地面,喷射范围一般不超过1米。同时,飞沫也可以落到物体的表面,经过手的接触而传播给易感者,构成间接的接触传播。那是不是病人喷出的飞沫就肯定能…
1. 不可将酒精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如楼道、会议室、办公室等都不可以用酒精喷洒消毒。2. 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3. 要谨慎储存酒精,远离火源,不要放置在儿童易于触及的场所。4. 在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并且需要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均不能立即进行。5. 在使用酒精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给电器表面和灶台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和火源,待电器和灶台冷却后再用酒精擦拭,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6. 使用酒精消毒时严禁吸烟。小知识: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空气中乙醇浓度超过3%即可发生火灾。在大量使用酒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除做好有效的个人防护之外,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抵御疾病风险的重要保障,居家自我隔离人员更应坚持合理膳食,通过均衡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1.吃多种类食物只有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每天的膳食尽量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多种类食物。 在家隔离人员因日常活动有限,一般为轻体力活动者,因此,根据性别年龄不同,能量需要量一般在1600-2250kcal之间:18-49岁男性2250kcal,女性1800kcal;50-64岁男性2100kcal,女性1750kcal;65-79岁男性2050kcal,女性1700kcal。不同能量需求下各类食物的推荐量见表1。表 1. 不同能量水平膳食中主要类型食物推荐摄入量(克/人日)食物种类 能量水平 (kcal) 1600 1800 2000 2200 谷类 200 225 250 275 -全谷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老年人和罹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养老院、临终关怀、福利院等机构。 一、预防性控制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应优考虑开窗通风,装有排风扇等抽气装置的,可以启用设施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2、做好健康宣传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和护养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个人的防护措施,守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 3、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和被服务对象的健康筛查制度,并做好每日信息登记。 4、预备一个临时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临时隔离房间应设在人流不密集、通风良好、有独立厕…
1、 确保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2、 老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 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2) 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 曾与可疑症状者有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4) 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5) 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集体单位外来务工人员是流动性较高的群体,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知,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单位。一、 开工前的防控准备工作1、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落实四方责任,制定完善本单位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责任到位,分工到人。2、招工时应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居住地和健康情况。对来京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及症状筛查。对已在京人员要每日了解健康状况。3、对集体来京务工的人员,用工单位可采用专车专列接送。4、单位应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参照卫生健康部门相关要求),对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5、要做好物资准备,包括体温计、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等。二、 开工后的防控工作1、提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