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我院心脏内科重症中心病房里,心梗患者高先生突发心脏游离壁破裂,且破口长达3厘米!就在他命悬一线之际,安贞心源性休克抢救团队临危受命,经过多学科专家争分夺秒全力抢救,成功修补了这颗破裂的心脏,将高先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心梗患者突发心脏破裂命悬一线
时间追溯到一个月之前,彼时高先生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心脏内科重症中心进行监护治疗。住院期间,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护下,高先生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也显著好转。
然而,就在他已经开始为出院做准备时,病情却陡然生变。那是术后第六天早晨,高先生吃完早饭之后,突然变得烦躁不安,胸闷喘憋,满头大汗,连病号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心脏内科重症中心主管护士见状,立即通知医生,抢救团队迅速到位。此时,高先生的血压急剧下降,最低降至70/40mmHg,心率则增快到140—150次/分。
“快做心脏彩超,给予升压治疗!”心脏内科重症中心主任医师宁尚秋现场迅速组织抢救。与此同时,床旁心脏彩超显示患者存在中等量心包积液。经验丰富的宁尚秋当即判断为心脏游离壁破裂,并果断启动心源性克抢救团队。
紧急心包穿刺引流赢得一线生机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中最为危急的一种情况,其治疗极具挑战性和风险性。其中,心室游离壁破裂的预后最差,死亡率超过90%。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发生急性心梗时,不可避免会出现部分心肌坏死,坏死心肌非常脆弱,还会导致心肌变薄,附以心腔压力,这是心脏破裂的主要发生机制。
心脏破裂发生时,患者会出现胸痛、烦躁不安等症状,血流动力学会迅速恶化,进而导致循环衰竭。如果不能及时解除压迫,患者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意识丧失,且呼吸、心跳停止。心室游离壁破裂一旦发生,常常造成猝死,只有极个别患者有抢救机会,可以说,医生能否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并通过及时救治为外科干预赢得时间、创造条件,是决定患者生存与否的关键。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院内患者心脏破裂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测,很多患者还没来得及手术便迅速死亡。
千钧一发之际,心源性休克抢救团队中的心脏内科重症中心、冠心病外科中心二区和冠心病中心七区的多学科专家为高先生进行了紧急会诊。大家一致认为,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诊断明确,高先生存在急性心包压塞。如此凶险的病情,必须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才有可能搏得一线生机。
心脏内科重症中心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高先生送入导管室,冠心病中心七区主任医师赵雪东马上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心包引流出200ml不凝血后,高先生的血压回升到了120/70mmHg。
这一刻,大家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的曙光,也意味着高先生有机会接受外科修补手术了。
争分夺秒手术“补心”创造生命奇迹
时间就是生命!高先生一出导管室,便被迅速转运到手术室,接受紧急心脏破裂修补术。此时,冠心病外科中心二区主任医师郑居兵以及麻醉手术中心、输血科等科室早已做好术前准备,在手术室等候许久。
麻醉、转机、开胸......正如专家们所判断的那样,高先生确实发生了心脏破裂,且术中可见心室游离壁的破口竟达3cm大小,如此大的破口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几乎没有存活下来的案例,这台手术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郑居兵顶住压力,在手术中仔细探查心脏破口,小心翼翼地进行缝合………经过近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他为高先生完美缝合了心脏破裂口,成功帮助其脱离生命危险。
“手术非常成功!”郑居兵下台后,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焦急等待消息的心源性休克抢救团队。那一刻,团队中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激动不已,为这个难能可贵的生命奇迹,更为兑现了那份性命相托的誓言。最近,高先生在ICU中顺利度过围术期,最终顺利出院。
这例心脏破裂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创造了一次生命奇迹,更体现了我院医务人员不负人民、勇于担当的医者精神。与此同时,我院心源性休克抢救团队在这次抢救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精准判断和多学科团结协作,充分彰显出医院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强大的综合实力,以及打造心血管疾病抢救最后一站的坚定信念。
(文 心脏内科重症中心 宁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