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治疗。如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可应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但长期应用往往效果不佳,易发生严重副作用,故应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病因大多是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1)生理性:在正常睡眠时,例如:在午间及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在50次/min左右,个别可在40次/min左右。运动员白昼可在50次/min左右,夜间个别可低至38次/min左右。(2)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强所致:如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黄疸、神经官能症、血管抑制性虚脱及精神分裂症等,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而发生窦性心动过缓。(3)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恶心呕吐、剧烈咳嗽,忧虑等。
上一篇: 胸痛犯了,是不是马上服用硝酸甘油?
下一篇: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